
农村及低收入人群未来如何养老?
养老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一直困扰着我们。中高收入家庭的养老问题容易解决,无论是家庭式养老或送入高档养老院都有经济能力支撑。反之绝大多数处于经济底层的家庭养老问题就不容乐观了,尤其是对于农村的老人,一直以来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没有高额的存款,没有退休工资,很多人想去养老院养老就成了一种奢望!那现在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合适的途径让这部分人解决后顾之忧。
我们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老有所依要靠谁?
农村的村庄是一个熟人社会,非亲即邻。村庄同时又是一个伦理共同体,是村民获得意义感的场所。村庄还是农民共同生产与生活的场所,是人情往来的单位。任何一个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的悲惨处境都会在村庄引发舆论事件,引发心理反应。
在当前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在村庄生活的主要是老年人,如前已述,村庄老年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低龄老年人;一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高龄老年人。低龄老年人占到整个老年人群体的80%,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高龄老年人占全村老年人的比例低于10%。
我们又知道,在当前农业机械化早已普及的情况下,有劳动能力的低龄老年人种自家承包地,每年农忙时间最多也就两三个月,有大量农闲时间,他们可能利用农闲时间到附近务工,或经营副业。